首页 > 类型 > 正文

“托福中国40年40人”榜单发布 施一公、邵峰等上榜

2021-10-25 13:57:18   来源: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马海燕)“托福中国40年40人”榜单23日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邵峰等榜上有名。

  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当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筑梦四十载,创新向未来”的托福考试和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中国四十周年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发布了这一榜单,以表彰过去40年来40位有代表性的留学生及对促进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为部分获奖代表颁奖。

  除两位院士外,其他上榜人物还包括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党组书记兼董事长傅成玉,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红天讲席教授高西庆,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等。

  54岁的施一公说,自己头18年在中国读书,后来36年间,差不多一半时间在美国,一半时间在中国。留学经历对他最大的影响是让他更加平和地看世界,更加客观地看对方,“我们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世界,尽管我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种族,但最后我们共存。”

  63岁的曹卫星1983年在当时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参加托福考试。他还记得考了580分,在当年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正是因为托福考试,他得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接受了系统的学术训练,了解美国社会,对他的人生成长成熟起了重要作用。

  1981年,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与中国教育部签署协议,托福成为首个被引进到中国内地的国际化标准语言测试,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也于同年进入中国。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表示,此举开启了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的先河。托福和GRE考试已家喻户晓,千万名留学生的“托福故事”汇成了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的佳话。实践证明,中美教育交流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有着持久动力和强劲韧性。(完) 【编辑:田博群】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www.caikuang.rexun.cn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邮箱:2 913 236 @qq.com